希臘哲學家沒有幾個人比伊索(Αἴσωπος, Aesop, c620-564 BC)對世界的影響更大,雖然亞里斯多德(Αριστοτέλης, Aristotle, 384-322 BC)的邏輯、柏拉圖(Πλάτων, Plato, c427-347 BC)的唯心論、蘇格拉底(Σωκράτης, Socrates, 470-399 BC)對真理探討的心志,都是最具影響與啟發性的,但是,伊索寓言對人類智慧的啟發是最多、最普遍、最長久的,但是他的社會身分不過是一名奴隸。
希臘哲學有一派叫作斯多亞派(Stoicism)其中最偉大的三個人是完全不同身分的,一位是塞內卡(Lucius Annaeus Seneca, 4 BC-65 AD)是哲學家,一位是愛彼克泰德(Επίκτητος, Epictetus, 55-135)是位奴隸,另外一位馬可・奧里略(Marcus Aurelius, 121-180)是皇帝,這表示,這種智慧可以在王宮裡,也可以在思想界裡,更可以在奴隸中產生出來,這是超階層的智慧,不是社會階層可以限定的,也不能以為有此智慧之人就是屬於哪一種階級的。
我們今天在屬靈階級是不是也是如此?「主啊,拯救我脫離世俗,因為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上帝為敵。」是為了遵行上帝的旨意而進入世俗呢?或者因為遵行世俗的原則而來反對上帝呢?你要分開來,而這兩種都在世俗的範圍裡,有相同形像的接觸,很危險;所以同樣在環境中間,有同樣面貌、同樣氣象、同樣生活習慣的人,裡面的動機是完完全全不一樣的!所以,不要因為看人穿著高尚的衣服,你就以為他是很尊貴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