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德魯・洛伊・韋伯(Andrew Lloyd Webber, 1948-)的《Jesus Christ Superstar 天王巨星耶穌基督》是亂講的、是褻瀆耶穌基督的音樂電影;在倫敦的市中心,我走過 Piccadilly Circus 皮卡迪利圓環一家電影院,看見上面寫「The Seventh Year」,第7年了,每天演還有人看!有哪個牧師每天講同樣一篇道,7年以後還有人聽的?有這樣大的膽子、這樣大的力量?我受好奇心所驅使,我去買一片來聽,聽到某一句話,我整個毛骨悚然!當人把耶穌帶到彼拉多面前,彼拉多不是大聲而是小聲地對耶穌說,「You must die,你一定要死。」是這樣地小小聲。為什麼這樣呢?我有了一些想像。
跟我的觀念不同的時候,我會驚奇一下,後來再好好思考,可能我會贊成。比如說,當韓德爾(George Frideric Handel, 1685-1759)在《彌賽亞》神劇中譜曲說到,「死啊!你的毒鉤在哪裡?死啊!你的權柄在哪裡?」(參 50. O death, where is thy sting?)不是大聲而是小聲悠哉的旋律!韓德爾在開玩笑。如果你要對仇敵放話說,「你敢不敢來。」你會不也是這樣小聲、悠哉、挑釁地、好像逗人玩地說?韓德爾為什麼這樣寫?是不是為了接著第51首〈But thanks be to God,我們要感謝上帝!」高潮時的大聲而故意安排的對比?我不知道,但,《彌賽亞》那一段〈死啊!你的毒鉤在哪裡?〉跟韋伯那一段彼拉多說,「你要死、你要死。」都用這麼小的聲音。我很奇怪,後來我想韓德爾應該是對的;死在那邊大有權柄,卻一點不怕,「死啊,你的毒鉤在哪裡?你的權柄在哪裡?感謝上帝!耶穌基督使我們得勝!」他根本不必怕!他用最鎮定、最溫柔的態度面對強敵,這才叫作穩若泰山、處變不驚。
照樣的,韋伯那一段彼拉多說,「你一定要死!You must die.」不必很大聲才能把耶穌處死,因為那時候,耶穌已甘心把自己放在比拉多的手下讓他處死,而比拉多用的是權柄不是用聲量,用他的權柄是沒有人可以左右的,連上帝都許可把耶穌放在他手裡,給他這樣處死,所以比拉多他只要講「You must die」,韋伯這樣表達是很奇怪的音樂描寫。我很多事情真的不懂,越老越發現自己很多事情不懂,但我不是因為我很多事情不懂,就比你更不懂,你不要誤會哦!我很多事情越老越不懂是告訴你,我要懂更多更多,是我從來不知道自己不懂的!
我們今天對撒但也是如此!如果你真正是有了得勝的把握,有與基督一同作王的盼望,你今天看牠們算什麼!世界的人囂張猖獗大喊大叫,你看他是垂死掙扎、迴光返照,不過是最後的一聲呼喊。我很受一句話感動,摩西說,「你們聽見法老轟轟隆隆的車聲不要怕,因為這是最後一次!」(參 出14:13-14)轟轟隆隆……法老的戰車戰馬來了,哇~真是怕;不必怕,最後一次了!從今以後,they will be silent forever and ever,他們要永遠消聲匿跡,完全靜默,不再有了,完了!最後一次讓他轟、讓他大聲喊,因為這是他最後的機會,如果最後的機會不給他自由,我們就太殘忍了,給他自由一下,最後一次了。好像糖尿病末期的患者臨終最後一天,醫生說,「他要吃什麼,讓他吃;要吃什麼,都給他吃。」「哇!感謝主,我好了。」不是好了,是要死了!
所以,如果上帝把得勝放在我們手裡,把與祂作王的權柄放在我們身上,我們今天還怕什麼呢?如果你不必用大喊大叫,就可以表示你有這把握的話,你就要用屬天的溫柔,把你的智慧表現出來,〈雅3:13〉這節經文很美、很不一樣,「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的呢?你們中間誰是有見識的呢?他就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他的善行來!」做你的好事吧!做你的好行為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