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說,「我信、我信……」只有空口講白話、發白日夢、唱高調,只有傳你的理想、表示你的自私,而上帝看你的動機根本不是為祂、為祂的榮耀、為祂的國度,上帝讓你去死去活不睬你。你說,「主啊,我實在為祢做。」耶和華說,「那你要看我怎樣引導你。你不必懼怕,你們今天所聽見的法老、追兵、戰車、戰馬的聲音轟轟隆隆,使你驚奇的大聲響,這是你一次聽過,永遠不再回來了,這是最後一次,多麼大聲也沒有用,多麼兇也沒有用,因為他就要沉在海底了;你只信靠我,我必與你同在。」
亞伯拉罕就把刀拿起來,親手要殺自己的孩子,那真正順從的那一秒,天使出現,說,「住手!」(參 創22:10-12)如果你愛藝術,你要注意林布蘭(Rembrandt, 1606-1669)荷蘭17世紀的大圖畫家;有人認為他畫的人體形像與光線的洗禮、意境,已經超過了達文西(da Vinci, 1452-1519)、米開朗基羅(Michelangelo, 1475-1564)、拉斐爾(Raphael, 1483-1520)等等;我相信從這個角度來看,無可厚非,是完全正確的。林布蘭畫亞伯拉罕抬著頭,刀就從他手上掉下來,驚奇地看著天使正在威嚴的對他說,「住手!」的那一幕!(參 〈亞伯拉罕獻以撒〉)
我第一次親自看到這幅畫是在1969年荷蘭的阿姆斯特丹Amsterdam,當時林布蘭好幾百張畫作從全世界帶回荷蘭展覽,我在這畫前停了好久時間慢慢思想,亞伯拉罕的信心是個怎麼樣的信心?是一個用行為跟順從表達出來的信心。在《希伯來書》看見他為什麼敢殺他的孩子?他心裡相信,「上帝不會做錯事!如果上帝把這孩子給我,又叫我再還給祂,然後又對我說,『是透過這孩子,你的子子孫孫蒙福,並使萬國因為你以後的一個子孫得福。』現在這孩子連結婚都還沒有,他怎麼有子孫呢?上帝叫我在這時候就將他獻上,表示什麼?神一定會叫他復活!」(參 來11:17-19)這種相信死人復活的第一個種子,是在亞伯拉罕的手裡產生出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