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承上則)麥基洗德是「公義的王」,所以這人是很講公義的。「公義」在當時的美索不達米亞文化裡面是很重要的。在亞伯拉罕之後175年左右的漢摩拉比石碑上,記載了人類歷史第一次提到公義執法的必要原則;這是人類文化很重要的一點。如果有人把人家的眼睛砸爛了,就要把他的眼睛挖出來,這叫作「以眼還眼」;如果有人打傷人,牙齒斷了,就要把他的牙齒拔出來,這個叫作「以牙還牙」。一定要有公義,不然人就亂來了;如果人因為有勢力、有軍隊、有武器,就敲詐、欺負百姓的話,這世界不是大亂了嗎?所以一定要有法律制裁權力,人的權力都當順服在法律之下。亞伯拉罕當時「以眼還眼、以牙還牙」的公義原則是存在的,而真正公義且最被尊重的人是誰呢?是麥基洗德;他是「麥基(王的意思)洗德(公義的意思),公義王」。
他又是「撒冷王」。「撒冷」希伯來原文的意思就是平安。麥基洗德所在的地方就有平安,因為他執行公義,帶來平安。今天許多領袖講公義,就不和平;講和平,就不公義了。所以麥基洗德了不起,因為他結合公義跟和平成為德高望重的基礎。為了和平,很多人就妥協不談公義,「好了、好了,不要鬧事了,就算了,吃虧就吃虧了,讓他勝就算了。」和平中失櫫公義,公義中失櫫和平。公義與和平在一人身上是極難事;作領袖,帶領一個小團體,你就知道,要義就很難和,要和就很難義;你作老師,學生向你控告某某人不好,你要處理也很難,不處理也很難。(待續)